第三章 (14)伤寒热病证候全解析:脉盛身寒与脉虚身热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澄明之路 加书签

原文: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其日死。

这句话其实出自中医的经典文献,描述的是通过脉象和身体症状来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我们来一一解析:

1.“脉盛身寒,得之伤寒”是对中医伤寒病的一种经典描述。从字面上理解,它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脉象表现得非常强盛,但身体却感觉寒冷,那么这很可能是伤寒病的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伤寒病是指外感寒邪所致的病症。这里的“寒邪”并非仅指现代意义上的低温寒冷,而是指一种能够侵袭人体、导致机体阴阳失衡的致病因素。当人体正气不足,或外界寒邪过于强盛时,就可能导致伤寒病的发生。

脉象强盛,在中医里通常被理解为体内正气与病邪之间的抗争。在伤寒病的初期,由于正气尚能与寒邪进行一定程度的抗争,因此脉象可能表现得较为强盛。然而,这种强盛并非真正的健康状态,而是正气与病邪激烈交锋的体现。

与此同时,身体感觉寒冷则是寒邪侵袭体表的表现。寒邪侵袭人体后,会阻碍阳气的正常运行,导致体表阳气不足,从而出现寒冷的感觉。

当然,中医的诊断并非仅凭脉象和症状就能确定,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质、舌象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对伤寒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精炼地概括了中医对于伤暑病症的一种典型认识。在中医理论中,伤暑是指因暑热侵袭人体,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气机不畅而引发的病症。那么,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首先,“脉虚身热”是伤暑病症的外在表现。脉象虚弱,往往反映了人体正气的不足。在中医看来,人体的正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动力,当正气受损时,脉象就会表现出虚弱的状态。而身体发热,则是暑热侵袭人体的直接结果。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后,会扰乱人体的气机,导致阳气过盛,从而出现发热的症状。

其次,“得之伤暑”则指出了这种病症的病因。伤暑是由于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过度劳作、饮食不当等因素导致暑热之邪侵袭人体而引发的。在炎热的夏季,人体容易出汗过多,如果此时不及时补充水分和调节体温,就容易导致暑热之邪侵袭人体,从而引发伤暑病症。

对于伤暑病症的治疗,中医通常采用清热解暑、益气生津的方法。通过服用具有清热解暑功效的中药方剂,如六一散、白虎汤等,可以清除体内的暑热之邪;同时,通过益气生津的方法,如服用人参、麦冬等中药,可以补充人体正气,促进津液的生成和输布,从而缓解伤暑病症的症状。

3.“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出自中医经典文献,是对病情预后的一种严重警示。

我们来解释一下“脉阴阳俱盛”的含义。在中医理论中,脉象的阴阳通常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或浮沉等脉象的不同方面。当脉象的阴阳都表现得非常强盛时,这往往意味着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已经严重失调。具体来说,可能是正气与病邪之间的抗争异常激烈,或者是人体内的阴阳气血都处于一种极度亢进的状态。

“大汗出不解者死”则是对这种脉象下病情预后的进一步描述。大汗出通常意味着人体正在通过排汗的方式调节体温或排出病邪。然而,如果在大汗出的情况下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反而持续加重,那么这就是一个预后不良的信号。因为大汗出本身会消耗人体的正气和津液,如果病情未能得到缓解,那么人体的正气和津液就会进一步亏虚,从而危及生命。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可能对应于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中暑、脱水等危急重症。在这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大量出汗、脉搏加快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4.“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医学哲理,是对病情预后的一种重要判断。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脉象的阴阳两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虚弱,同时发热的症状持续不退,那么这往往预示着病情危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脉阴阳俱虚”。在中医理论中,脉象的阴阳通常指的是脉象的不同方面,如寸关尺三部脉的浮沉、迟数、有力无力等特征。当脉象的阴阳都表现得非常虚弱时,这往往意味着人体内的正气已经极度亏虚。正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当正气不足时,人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各种疾病就容易乘虚而入。

接下来,“热不止者死”则是对这种脉象下病情预后的进一步描述。发热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它通常表示人体内有邪气存在。当发热持续不退时,这往往意味着邪气仍然强盛,而正气已经无法与之进行有效的抗争。在这种情况下,病情往往会不断恶化,最终导致生命危险。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可能对应于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危急重症。在这些情况下,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已经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而疾病本身又非常顽固,难以治愈。因此,医生在面对这类患者时,需要格外警惕,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5.在中医理论中,脉象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这句话,则是对一种特定脉象及其预后的深刻描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脉象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得快速(数),然后又突然变得缓慢(疏),这种脉象的急剧变化往往预示着病情的急剧恶化,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OPPO小说只为原作者澄明之路的小说《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澄明之路并收藏《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最新章节。
泼刀行
泼刀行

国术、民俗、志怪、禁忌、朝堂、江湖、宗师、斗法、过阴、出马、请神、傩戏、密教、长生…江湖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玄门中,民俗怪谈,千奇百怪。这是个喧嚣的时代,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李衍横刀而行,终将诸邪辟易,百无禁忌!

张老西 连载 169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蛊真人 连载 59万字

嫁给前任他叔
嫁给前任他叔

李稚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绿了。阴差阳错,和前男友他叔在一块儿了。几周后,梁墨带着一帮兄弟出现在李稚面前——“大嫂,请对头儿负责!”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李稚被压着进民政局盖章,出门口,梁墨递给她一新婚红包。红包里安静躺着五张红票。“……”吓得烟都掉了。家宴上,前男友和小三喊梁墨“三叔。”李稚扔掉烟,慈祥的微笑“叫三婶。”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没想过别人。——《岁月无声》【括弧】这篇之前

木兮娘 连载 31万字

赛博朋克:2075
赛博朋克:2075

穿越到赛博朋克2077的世界就应该大展拳脚....不对,这不是2075年吗,虽然已经十一月了,离76年也近,但是我就知道77年的事情啊!在这个世界,你可以不活,但是不能没活,总之,先成为一名雇佣兵接活吧,虽说是如此,但是正式接到中间人任务,一上来就面对ACPA(作战辅助装甲)是不是过分了,而且荒板美智子的女儿又是谁啊,我只看过演示,不认识人啊,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任务!

奏韵丶 连载 84万字

七零岁月[古穿今]
七零岁月[古穿今]

程晓艾是柳林县县令的独女,出嫁这一天在花轿中迷迷糊糊睡着了再一睁眼,她的世界天翻地覆了……他们说,这里是70年代!阅读指南本文架空,勿考据~内容标签情有独钟穿越时空种田文年代文主角程晓艾┃配角知青们,赵家村村民们

稀饭饽饽 连载 67万字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分为和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影响深远,被尊为“医家之宗”。构建了中医学的多个重......

澄明之路 女生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5-04-26 22: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