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宦游记》转载请注明来源: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
第八十七章忠义
木思齐的话让他有了疑心,这侄儿照顾姑姑,似乎有一些不妥吧。
不过想到木思齐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欺骗他,也就认为虞朝勋贵也不太在乎这些。
木思齐笑着对他们说:“不知道李兄走的何路上京,我也是中秋之后才从永安城走的。”
他将路线说了出来,木思齐感叹说:“看来还是差点缘分,我是从武凉府那边走的陆路,两位经过津门渡的时候,去了那河晏楼了吧。”
这个点点头,告诉木思齐在楼中看到的诗词。
当然说到姚无忧的那首《贺新郎》的时候,木思齐噗嗤一笑的说:“古人常说故事难考,果然不假,这首词写不过百年,就已经有人忘记了写词的人。”
木思齐看着他疑惑的眼神,笑着说:“当初吴王病死的时候,还是一个幼童,天定二年才出生的吴王,不到周岁,怎么会题词写诗。”
周霖铃听到这话,拍拍自己的额头说:“的确,的确,木公子说的不错。不过若不是吴王,何人敢用他的名号。”
木思齐喝了一口茶,对着他们一笑。周霖铃很快就反应过来,对着木思齐说:“难道是孝文太后。”
木思齐点点头,解释起来,这首词传说有两个时间,一个是天定二年冬,虞军分为三路北伐,当时攻克中京之后,孝文太后写下这词之后,因为顾及闲言,所以提的是自己孩子的名字。
第二个说法是宣德四年,孝文太后南下,吊祭吴王,于是写下这首词,关于三次北伐的解释又不同了,木思齐认为是孝文太后和孝懿太后三次斗争失败,才有了这个感叹。
无论时间如何,木思齐可以肯定是孝文太后的手笔,说着她还吟诵了一首孝文太后写的一首《满江红》,词句激昂,用典典雅。
“没有想到孝文太后写词竟然如此雄壮,多少男子都不如他了。”
他随意的奉承一句,木思齐叹气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诗便工。孝文太后是圣人之后,本是魏臣,魏帝昏庸,屡次劝谏无用,为天下苍生着想,于是弃暗投明。虽然是虞朝的四妃,我看她文集,对魏朝多有眷恋之情。”
木思齐说完,见四周气氛有点凝重,于是笑着说:“对了,说到这里,李兄还不知道,铲贼手下大将周世狩已经降了。”
他一听名字这名字,就很快明白这个大概是四犬之一了,至于投降的事情,他倒是很有兴趣,让木思齐说了起来。
原来在中元节的时候,周世狩回自己的老家祭祖,没有想到知县早就派遣厢军在那里日夜监看,周世狩这一回来,无疑是自投罗网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