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任通政使(新第一更)

我的姑父叫朱棣 青史尽成灰 加书签

《我的姑父叫朱棣》转载请注明来源: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

第92章

新任通政使(新年第一更)

朱棣一连给徐景昌加官进爵,好处跟不要钱似的。当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事实上徐景昌帮朱棣太多,而且很多事情还是没法放在台面上的。

比如徐景昌的存在,庇护了盛庸、保住了平安,维持了曹国公李景隆的体面,又弹压了丘福、王宁等人的气焰,算是维持了朝堂的平衡。

让朱棣能够两条腿走路。

更厉害的是徐景昌在几个皇子之间游走,不但让老大顺利当了太子,还压制住了老二的野心,不至于朱棣后院起火。

真是有了朝局平衡,家庭和睦,才能大力整顿财税。

徐景昌牺牲了一个春节,逼着百官立下军令状,终于让大明朝步入正轨。

说了这么多,还不包括徐景昌在清理诸如茹瑺等旧臣的功劳,还有他劝阻朱棣,缩小靖难打击范围,维持皇家体面……

种种这些,一笔一笔,都记在朱棣的心里,他必须赏赐徐景昌。

甚至说只要徐景昌不愿意,朱棣是没法把他拿下去的,这也是徐皇后提前去见徐景昌的原因。

徐皇后大包大揽,说朱棣不敢拒绝她的要求,未尝不是替朱棣传话……这里面的种种,很难一下子就说清楚。

现在徐景昌愿意退下来,朱棣就必须让他满意,不然的话,谁还给你朱皇帝办事啊!

徐景昌不喜不悲,谢过天子。

就在大家伙以为结束的时候,朱棣又道:“徐景昌,你在通政司一年了,想必有些心得体会。你觉得如何才能干好通政使这个位置,不妨和朕聊聊,让朕心里有数,接下来该让谁接替通政使一职。”

坏了!

要了亲命了。

这话问的,简直比给徐景昌一堆职位还要严重十倍,因为这意味着徐景昌能推荐下一任通政使。

也就是说,徐景昌并没有失去对通政司的掌控。

他们冒着天大风险,搞掉徐景昌,结果却一拳落空,事与愿违……

吏部尚书蹇义面色凝重,户部尚书夏原吉目瞪口呆,其余群臣无不骇然心惊。没弄掉徐景昌,反而让他变得更强大了。

杀人不死反成仇,以这小子的性格,还不清算大家伙?

朝臣们是越想越怕,越发惶恐不安。

但是人家君臣交谈,根本不给他们插话的机会,只能徒呼奈何。

徐景昌斟酌了少许,这才道:“陛下,说到底,通政司还是承接公文,执掌奏疏题本,负责上下疏通,首重文书,必须文采过硬,学问笃实……臣少读书,连字写的都不好,不太适合通政使的位置,也是合情合理。其次呢,通政使沟通内外,要熟悉宫里情况,也要了解朝堂百官,方便往来,尤其是要让陛下信任,天子近臣更加合适一些。”

天子近臣!

这四个字可太重要了,能称得起天子近臣的,不过就是寥寥几人而已,又能承接通政使职位的,那就更少了。

果然,徐景昌又道:“眼下通政使参与旬会,讨论朝堂大事,一般寻常官吏确实不行,最好品级地位足够,至少也要是正三品以上,平级调动,不要超擢,才能服众。”

话说到这份上,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

解缙!

他身在内阁,绝对的天子近臣。

文采出众,天下闻名的大才子,处理区区公文,自然不在话下。

他在朝有些年月,和六部九卿都有往来,算得起熟悉朝政朝臣。

最最重要,他已经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平调通政使,也不算超擢。

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合情合理。

可问题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从翰林学士,直升礼部侍郎,朝野上下,没有谁会多说什么。哪怕宋礼滚蛋了,让解缙接礼部尚书,大家伙也只会感叹这孙子运气正好。

可是从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平调正三品通政使,这事情就大了。

这已经不是超擢的问题,而是相当于拜相了!

咱就这么说,六部尚书里面,除了蹇义和夏原吉,任何一个接任通政使,都算是升官!

通政司在徐景昌的努力之下,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怪物,权柄极重,实力极强。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管。

徐景昌到底是勋贵的底子,不是科甲正途,他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换成一个进士出身的官员,坐上通政使宝座,就能利用同科、乡党、师生、姻亲……种种关系,编织一张弥天大网,彻底坐实宰相的身份。

好容易拿下了徐景昌,又来了一个更难缠的,这可真要命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寒门贵女》《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笔趣迷】《大道之上》《捻转步舞曲[花滑]》《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vivo小说】《仗剑独行斩鬼神》《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我的姑父叫朱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OPPO小说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我的姑父叫朱棣》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我的姑父叫朱棣》最新章节。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一鸟嘤鸣 连载 30万字

枭雄1990
枭雄1990

【放眼世间皆棋子,莫问谁是落子人。】前世陆野轻信身边人,落得惨死狱中下场。回到1990年,面对时代的浪潮,他起于微末,一路披荆,却不似少年郎意气风发。醒掌天下事,睡卧美人床。看陆野如何成为一代枭雄,执棋对弈成为那落子之人。

落笔生 连载 478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2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

奋斗在洪武末年
奋斗在洪武末年

驱逐北元,扫清天下,明太祖固有一死。书生当国,藩王虎视,削藩靖难,血火刀锋中,杀出凛凛新明朝。一个失业的锦衣卫,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剑,右握锄,一剑平天下,一锄养万民。这是个小特工,奋斗成为盛世大豪的曲折故事。大明盛世有千钧,锦衣卫担八百!翻开《永乐大典》,尽是我的传说!——————————读者群:284427642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悍明
悍明

那一年李自成得意洋洋,直捣黄龙;那一年多尔衮蓄势待发,跃马中原;那一年明朝的官员糊里糊涂,不知前途;那一年历史的长河多了一个卑微的生命……不甘当奴才的人们,发出了怒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我的邻居是皇帝
我的邻居是皇帝

叶华救了一个皇子,从此圣人垂青,与皇家比邻,看风起云涌……郭威说:朕瓦棺而薄葬,勤俭之美,终始可称。虽享国之非长,亦开基之有裕矣。柴荣说: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赵匡胤说: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望着巍峨高耸的宫门,叶华只想说,你们爱谁谁,不是赵二就成……读者群:284427642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我在明末当反贼
我在明末当反贼

穿越到明末,还有比反贼更有前途的职业吗?

青史尽成灰 历史 连载

辽东钉子户
辽东钉子户

有农田,有牧场,门前是河水,身后是高山,地下埋煤炭,溪谷藏黄金……最富庶的土地,最糟糕的时代!满清、蒙古、朱皇帝……谁也别想抢走家园!做最强钉子户,坚决守护万里家园!(完本多部作品,人品信赖,放心收藏)

青史尽成灰 连载

大宋将门
大宋将门

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没有把酒问青天,没有清明上河图……一个倒霉的写手,猛然发现,自己好像来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纸。外有大辽雄兵,内有无数猪队友,滔滔黄河,老天爷也来添乱……再多的困难,也不过一只只纸老虎,遇到困难,铁棒横扫,困难加大,铁棒加粗!赫赫将门,终有再兴之时!—————————————————————读者群:284427642(恭候大驾光临)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我要做首辅
我要做首辅

嘉靖三十年,道君皇帝躲在西苑炼汞烧丹,首辅严嵩为一篇青词绞尽脑汁,西北的俺答几度跃马中原,东南的倭寇在抢掠中上瘾,张居正为了马屁文章揪着头发,戚继光还在跪搓衣板,李时珍默默离开了太医院……腐朽的还在腐朽,新生的正在萌发。江南的轻歌曼舞,燕语莺声,穿越而来的唐毅带着自信的笑容,从容打开了一幅升官图……读者群:284-427-642,全天恭候,欢迎进驻。

青史尽成灰 连载

奉系江山
奉系江山

长白山兮高高,黑龙江兮涛涛,松辽大地兮广阔富饶。回到老奉天,成为张作相的大公子,看张廷兰如何玩转奉系军阀,守卫白山黑水。我来了,日本人就永远别想来!郑重声明,平行时空,请勿对号入座!书友群号:284427642,欢迎大家进驻,聊聊天。小的全天在线恭候大驾。

青史尽成灰 连载

辛亥军阀
辛亥军阀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一个现代人魂回清末,猛然发现自己居然与未来的黄花岗烈士在一起,是舍身赴死,还是冷眼旁观?十万里锦绣江宏,五千年堂堂中华,难道就不能脚踏倭奴,称雄世界?不过要实现这些最要紧的是先保住小命…弄一个群,欢迎大家进驻,打屁,指点啊二八四四二七六四二

青史尽成灰 连载

大明第一臣
大明第一臣

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捡到了一个少年,从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条臂膀。抗元兵,渡长江,灭陈友谅,伐张士诚。创建大明,光复燕云。我无处不在。从此洪武立国,再无遗憾。大明根基,固若金汤。针对小明王的事情,我们需要采取四阶段战术。首先,我们宣称什么事都没有。其次,我们说或许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再次,我们说或许应该做点什么,可惜什么都做不了。最后,我们很遗憾小明王以身殉国,当初要是做点什么就好了

青史尽成灰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7 16: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