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黄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华民族自古仪礼为先,对于死者死后所用棺椁的数量,古代丧葬制度有严格规定:天子棺木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这意思就是说,天子所用的除贴身内棺外,外面还套着四重外棺,总共五重。每一层棺都有特定的名称、最外一层叫大棺,第二层叫属、这两层用梓木制作,又统称梓棺或梓宫。一般的随葬品放在这一层的居多数。第三层叫作迤或俾,用椴木制作,第四、五层为水牛皮和犀牛皮制成的革棺。诸公以下由内至外递减,到士这一阶层,就只有一层大棺,不得用套棺了,随葬品也少的可怜了。
不仅如此,棺木大小厚薄,内外装饰的用料花样,也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用多大的尺寸,刷什么漆,是否用牛皮捆绑,用什么东西固定,打几个榫卯眼儿,全都是按照身份等级规定好的,如果僭越,就有谋逆之罪,是要杀头的,诛九族也有可能。
这座地宫中的舍利子若是按照诸侯级别的规格,至少也得有两到三重大棺,如果是三两重的话,里面的随葬品肯定少不了。
当我们走到这条通道的尽头,石壁上出现了两扇石门,石门上雕刻着天王像,天王的手里抱着一个琵琶,那姿势就像太极拳手挥琵琶的招式。这应该就是佛教四大天王当中东方的那个持国天王了。
一般的寺院布局都是把四大天王放在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
解老八看着门上的雕像说:“咱们走过一条甬道了,这又出现一道持国天王石门,按照第一重天的布局,石门后面应该就是前殿了吧?”
找解老八这么说,这地宫难道是跟地上建筑一样的?似乎有点匪夷所思。
二叔看了一眼天王雕像,点了点头,然后又看看左右两边,发现壁上的佛像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列的十分紧凑,这些佛像全市雕刻上去的,当时建造这个地下宫殿的时候,到底要花多少人财物力?
二叔看罢,说道:“没错,按照古代的葬制,一般都是甬道之后就是前殿,前殿之后是中殿,中殿的左右两边是两个配殿,象征左辅右弼,中殿的后面才是后殿,一般就是安放棺椁的,如果没错的话,这后面定然就是前殿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