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用再去东林书院,待到二月中旬福建的马铃薯也快成熟了,徐学聚已经几次派人来信询问王文龙何时返程,于是王文龙便收拾东西离开苏州。
告别那天吴山社众人全都来送。
叶昼则笑着取出两封信交到王文龙手里:“河南来信。”
王文龙拆开
五线谱是针对钢琴弄出来的,除了最基本的谱例之外还有许多演奏所用的特殊符号。
而王骥德显然在使用过程中对五线谱也进行了自己的改造,使得这曲谱更适合此时的乐器演奏。
除了曲谱之外,信封中还有几张信纸,王文龙取出来阅读之后才知王骥德和朱载堉已经见面。
朱载堉写出十二平均律之后一直想要将这套音律推广出去,但是除了祭祀礼乐因为礼教原因主动使用之外其他场合却对十二平均律并不太接受。
对于这年代的乐器音准来说,编排此时的曲子用不用十二平均律听着都没啥差别,朱载堉也不知道要怎么能够推广,甚至自己都觉得这东西推不出去。
明明写出了好东西却不被广泛接受,使得朱载堉十分郁闷。
而这时王骥德上门对朱载堉说出王文龙的建议,朱载堉瞬间眼前一亮。
现在两人已经一起合作想要完成这部平均律曲谱。
对位法在此时的欧洲虽然被提出,但是还没有到完备的程度,王文龙和王骥德在研究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提出许多超出本时代欧洲音乐的理论。
王文龙的乐理学知识虽然只是皮毛水平,但是毕竟超脱几百年的时代放在那里,王文龙随便一说的东西都能让王骥德觉得大开眼界,朱载堉也是称赞不已。
对于这样的称赞,王文龙恬不知耻的就接受了。
收好书信王文龙就准备上船告别,来的时候他两手空空,回去的时候却是大包小包。
吴山社众人的提诗、名画、叶昼则送他的古琴,董其昌和陈继儒更夸张,两人都喜好金石古物,一起送了一个青铜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