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 23 章
天才一秒记住【OPPO小说】地址:oppoxiaoshuo.com
巳时三刻,三辆牛车准时到了陆家门口。
家里人多还带着包袱粮食,所以林月托王强又多找了两辆牛车。
周氏伤的是脚踝,到如今两个月了,基本上已经愈合,但大夫嘱咐还需卧床静养一个月,因此依旧是林月把人背上牛车。
到县里已经是快午时,因着王婆婆昨天已经找人里里外外打扫了一番,现在只需要用湿巾子擦一遍就行。
正屋是三间房,中间是客厅,两侧是睡房,周氏和陆蓉儿一人一间刚好合适。东厢房是两间,住林月和陆江名,西厢房一间给了陆远,剩下的倒坐房,正好住林湘母女。
分好屋子,一行人纷纷抓了巾子擦拭一番,然后才把包袱里的东西拿出来归置好。
收拾到一半,林月进了厨房,简单做了一锅咸鸡蛋汤,众人吃过,回屋子继续收拾,又过了半个多时辰,小院才安静下来。
林月美美睡了个午觉,醒来,拉着林湘和陆远,去了西市。
原本赁的房子不需要办乔迁宴,但夏掌柜和李掌柜纷纷提出要来贺喜,林月想着两人也是替自己高兴,索性也不推辞,把日子定在了今天晚上。
去西市主要是买菜。
三家人加起来不少,林月昨晚便拟了菜单,照着买就行。
逛了一圈后,鸡鸭鱼蔬菜提了满手,最后又进点心铺子包了四样点心,三人满载而归。
回到家便开始忙碌,一共两桌,每桌四冷八热并一份甜汤,林月主厨,林湘和陆蓉儿打下手,慢慢碌碌到天黑,十二道菜终于做好,林月刚摘下围裙,夏掌柜带着一双儿女便走了进来,林月笑着接应。
李掌柜这边提前打烊了半个时辰,带着妻儿和侄子,正准备关门,陈庆章和魏宇走了过来。
近来公务繁忙,今日陈庆章好容易下了个早值,想着来李记食肆换换口味,谁知却不赶巧。
陈庆章摇摇折扇,“李掌柜,今日打烊为何这般早。”
临安县的铺子一般过了酉时才会陆陆续续关门。
李掌柜呵呵一笑,“陈大人不知,今日和小月约好要去她们家吃饭,所以早打烊一会。”
陈庆章面露疑问,他记得林月家不是挺远的?
李掌柜又解释,“小月在县里赁了房子,今日他们一家搬过来,我们就是去给她庆贺庆贺。”
陈庆章顿时来了兴趣,“陈某也想去凑个热闹,烦请李掌柜带我俩一起过去。”
李掌柜没想到陈庆章会这么说,诧异一瞬便立马同意。一来,陈庆章帮过他们两次忙,理应感谢,二来,跟县令交好,绝无坏处。
陆家。
夏掌柜来了之后,林月带着她四处参观了一番,刚坐在客厅处说笑,李掌柜就带着妻儿侄子进来了。
林月起身去迎接,看到后面跟进来的陈庆章,虽疑惑却也没多问,笑着表示欢迎。
因着今日都是好友,陆江名也早早被林月拉出来当背景板,此时李掌柜进来,陆江名也跟着站了起来。
陈庆章收了折扇,刚要说些庆贺之语,看到陆江名,顿时脸色大变,上前一步把人抓住:“陆大哥?!”
陆江名也诧异在此见到旧识,只是他一贯淡漠,即使惊讶也令旁人看不出。
他平静的和陈庆章对视,“这位公子认错人了。”
震惊过后,陈庆章盯着陆江名的脸又仔细看了一阵,确实有七八分像,只不过他认识的那人样貌更为硬朗,且眼尾也没有这颗蓝色的痣。
林月忙上前给两人介绍。
结果陈庆章听完陆江名的名字,表情更不对劲,不过终是没再说什么。
众人依次落座。
四道冷盘均为时蔬,其中一道名为“沙拉”的冷盘最受欢迎,虽是最简单的生菜黄瓜和番茄,但上面洒着的一层淡黄色酱料口味十分独特。
八道热菜分别是松鼠桂鱼、酱肘子、酱香鸭、手撕鸡、清炒合菜、青椒肉丝、麻婆豆腐和肉末茄子。
李掌柜一一尝过,平日里和林月互相点评厨艺惯了,李掌柜对着林月道,“这次的麻婆豆腐进步很多。”
“谢李哥,不过今日这麻婆豆腐可不是我做的。”林月说完看了看林湘。
林湘羞怯的笑了笑。
李掌柜不觉诧异,这道麻婆豆腐说来简单,可是要想做的好,还是有很多讲究的。
他忍不住问:“林小娘子之前学过?”
林湘摇摇头,“刚才小月教我做的。”
李掌柜瞬间大喜,当了厨子以后,好的徒弟苗子那是可遇不可求,想到食肆正好缺人手,便问林月:“不如让你姐姐一起来食肆?”
林月倒没想过这个,她扭头问林湘的意见。
林湘再愿意不过,之前她就准备找个活计,不能白白让妹妹养活自己,听李掌柜这么说,当下就点了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黄昏分界》《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北美新神》《国医》《寐姝色》《帝皇的告死天使》《沧澜道》《朕就是万历帝》《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冲喜小娘子的发家日常》转载请注明来源: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冲喜小娘子的发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OPPO小说只为原作者如意真的小说《冲喜小娘子的发家日常》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如意真并收藏《冲喜小娘子的发家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