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工业发展基础堆(外二章) (第1/2页)

大明守村人 农家一锅出 加书签

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守村人》最新章节。

“憨憨,恭喜啊!听闻咱下丘村又多了一群怀了孩子的妇人。”

胡惟庸被憨憨笑得发毛,他挤出一丝笑容,祝贺下丘村新娶来的媳妇儿们怀孕。

“说,听谁,瞎,传的,嗯嗯!”

朱闻天不笑了,一脸严肃地问。

“大家都说,我,我才,才听说的。”胡惟庸汗又出来了。

“哦!确实很高兴,再过几个月,村子又添人丁。”

朱闻天这次笑了,他故意的,他觉得不能让胡惟庸回来,继续在外面比较好。

胡惟庸的能力是有的,安排到合适的位置比较放心,他一回来,估计心会骚动。

“宜长!咱家里的二孙媳妇儿待产。”

已经不当官的吴琳在此,他听胡惟庸说怀孕的事情,便与里长提一句。

“几个月了?行动可便?铃儿你安排一下,把人接来。”

里长连着问两个问题,发现没意义,干脆去接。

“多谢宜长,七个月了。去岁乞骸骨,不想多扰,近几日太医说脉象不怎么好,咱只好过来相求。”

吴琳抱拳表示感谢,要不是太医说问题严重,他不会积极过来。

去年他与历史上一样,辞职回家。

他家有钱,他爹的时候就有钱,创办书院,修了四十九座桥,一百三十多里的路,只要有人路过家门口就可以免费吃饭,免费了四十年。

又打了十九口井,谁家死人没有棺木,他就送棺木。

没钱他给得起吗?别人也想这样,可惜自己活着都勉强。

吴琳不缺钱,历史上他是发现情况不妙,干脆辞职,回家喽!

结果他很能活,又活了二十多年才挂。

去年他辞职的时候下丘村的队伍在外面呢!朱元璋一看对方确实年岁很大,同意了。

吴琳就回家了,回湖北,结果下丘村的人一回来,朱闻天听说后,先是替胡惟庸悲哀一下,湖北的地方出了事儿,胡惟庸瞒不住,吴琳回去了。

随后又觉得吴琳身体没问题,别在外面呆着,回家种地作甚?回来,带家人都来。

朱元璋一听里长说叫吴琳回来,写了封信,吴琳说家中孙媳妇儿有孕,不便折腾,待生完孩子后再说。

转眼过年,二月初二,大家成亲。

有人就写信告诉吴琳,下丘村的高人居然就是守村人,结婚了。

吴琳找到当地的官府发了封电报,要船,大点的,大的比小的安稳。

一家人就跑到南京,看看憨憨怎么变高人的,太神奇了。

他接到信的时候已三月中旬,再收拾收拾,到地方又安置家人,时间就过去了。

因为他辞官原来的住的地方没了,那是朝廷所给。

他的表也没了,给了一口挂钟,算是对他的奖励。

等他安置好家,正好举办宴会,他跑来瞧瞧,顺便解决下孙媳妇儿的问题。

“朝阳莫急!”朱元璋开口:“实在不行就开刀,下丘村如今刀法愈发纯熟,急救药亦多,咱这有块表,你戴上。”

朱元璋说着,命人给吴琳送手表,就是吴琳当初交上来的那块。

吴琳:“……”

他不想戴表,他已经辞职了,可是听陛下话里的意思,不戴表孙媳妇儿的事情……

“朝阳啊!你回去也是整日里种地,看看苗什么的,不若在都察院挂个闲置,叫返聘。

返聘好啊!俸禄更高,奖金更多,福利更丰厚。

每日你转转,四处溜达溜达,看谁不顺眼,不,是见了犯错的官员提点一番。”

朱元璋说出给的职位,都察院,曾经的御史台,不属于六部,官的品级不高,权力大。

吴琳原来当兵部尚书,后来当吏部尚书,正二品的官职。

退休回去也享受正二品待遇,让他回来盯着都察院,比较放心,他不缺钱。

又有儿子、孙子,孙媳妇儿再生个男娃儿,四世同堂,返聘回来的他会为了贪钱让自己灭门吗?

吴琳一听没有具体工作,熟练地戴上表:“臣谢陛下!”

说完他看都察院那边,那边的御史大夫有四个,他点点头,对方也点头,表示没问题,咱们不反对。

他们不知道,历史上现在的御史大夫只有两个,一个陈宁,一个汪广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守村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OPPO小说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大明守村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节。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403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红色十月 全本 434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断刃天涯 连载 236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

带着系统来大唐
带着系统来大唐

大唐开元年,这是一个本应该带领华夏开始冲向巅峰的时期,可结局却是安史之乱。皇帝李隆基,大唐第四次玄武门之变的主角,开元年间,他带领大唐抵御住吐蕃、突厥、契丹所有外邦。可最后又因他而让大唐一蹶不振,是武惠妃的原因,还是杨贵妃的原因?不,有一个女人的生死才是关键。知道历史的李易来到了开元二年,他想看到一个繁荣的大唐,那么改变,就从灞水畔的一个庄子开始。开元盛世几流传,铁血边关将不还。沙场刀光心未灭,城

农家一锅出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12-11 0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