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7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

他忽然觉得念书和习武一样,都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是‘天’字。”卫景平说道,顺手往“天”字后面一指:“那个是‘洪水’的‘洪’字。”

卫景明认认真真地记下来:“我听说好几个考武举的同时也在念书。”

武举会试的最后一环要考策论,只有功夫和文化都好的考生才能当上武状元,武状元以后能看兵书,当更大的将军,没学问哪里行。

不过他从来没想过能进京去争夺武状元,只想有朝一日能去省城考过乡试,得个武举人的名号就够了。

“是啊,大哥,”卫景平道:“武人怎么就不能识字了,不识字能写出《孙子兵法》吗?”打仗更要读书了。

“《孙子兵法》?”卫景明愕然:“老四你连这个都听说过?”

卫景平迟钝了一下,找好理由才开口:“听爹提过一嘴。”

解了心中的疑惑,卫景明蹲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四弟记性真好!”

卫景平心虚,不敢和他对视,扯了扯他的袖子道:“咱们回去吧。”说完哥俩儿从那棵不堪负重的歪脖子树上滑了下来。

卫景明伸手去抱他。

“我自己走。”卫景平赶紧迈开小短腿,往前头走去了。

回来的路上,卫景明最终还是拉着卫景平进了一家文房四宝的店,挑了一支最便宜的毛笔,和一盒墨、一沓草纸:“回去你就写起来。”

明明说好的不急,可他别谁都急性子。

“好呢。”卫景平丝毫不反抗他的“鸡”:“大哥,是不是还得买个砚台?”

不然怎么磨墨呢。

好像还真是。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看来少一样都不行啊。

卫景明怔了一下:“对,得买个砚台。”

哥俩儿又挑挑拣拣选了个最便宜的砚台,结了账,跟护送宝贝似的抱回了家

进入五月,卫家庭院中的石榴花开得红火,在骄阳下格外绚烂。

一回去,孟氏就迫不及待地把卫景平拉进怀里,埋怨卫景明道:“明哥儿真是的,日头这么大,你怎么带老四去后山了。”

上次的事她至今还心有余悸呢。

“阿娘,我带四弟去看姚疯子写字,在大石头上写字。”卫景明解释道。

“你说你,不好好练武艺,带着老四往读书人那档子事儿上凑什么。”孟氏有些不满地道,不过语气倒没见有多凌厉。

卫长海听见了从外头进屋来,跟着孟氏数落卫景明:“你先是带老四去找韩秀才,又出幺蛾子去看姚疯子练字,一天天的不干正经事,就知道在家里吃白饭,从今天起老老实实给我准备考武举的事,老子还指着你考上了去押镖呢。”

作者有话说:

平哥儿:没想到吧……

第10章写字

◎她身后,妞妞闻着香味嘬了嘬手指:“阿娘妞妞要去大伯家吃饭。”◎

隔壁县上溪县有个远近闻名的镖局,正在收押镖的镖师呢,要不是卫景明就要准备武举比试,他都打算把大儿子送过去赚钱补贴家用了。

卫景明不敢顶嘴,低头道:“是,我这□□箭。”

说完有点赌气地去校场了。

“孩子他爹,你这是在干什么,”孟氏看见大儿子罕见地生气了,转头迁怒起卫长海来:“明哥儿长大了,有什么事你就不能跟他好好商量?“

卫长海吹胡子瞪眼:“商量什么,他带着老四胡闹我这个当老子的还不能说他两句了,别说了,我不跟你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婆娘计较。”

说完,取来一张弓扛在肩上也顶着日头到校场去了。

留下孟氏干瞪眼:“……”

“阿娘,是我要大哥陪我去后山的,”卫景平拿出买回来的笔墨纸砚给孟氏看:“这是大哥买给我的,阿娘,我要练字。”

孟氏听了没把卫景平要练字的话当回事,心里想的却是卫景明,她于是向小儿子套话:“那天去孔庙,你大哥是不是见过一个姑娘?”

姑娘。

卫景平知道她问的是韩端的女儿韩素衣,平静地道:“我和大哥只和韩秀才说了话。”

前几天去孔庙那次,卫景明的确只带他见了韩端,并没有见过韩素衣。

不知孟氏想起了什么,脸色转而黯然,这才终于问起小儿子的事情来:“平哥儿,你买这些读书人的东西做什么?”

卫景平:“……”

看来孟氏还是没把他要念书的话当真。

“阿娘,我要写字啊。”卫景平道。

孟氏摇了摇头:“平哥儿,上次听你爹说你连马步都扎不好,以后别玩这些没用的了,好好跟你爹练基本功才是。”

卫景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OPPO小说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178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连载 24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明珠娘子
明珠娘子

谁都没想到,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人人都猜测,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前方高能预警……标签弃妇爽文

八宝豆沙包 连载 199万字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臭县令朕怀孕了 浪漫的大师兄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