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家丁风波

明末边军一小兵 老白牛 加书签

老白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祯九年正月初十日。.pinwenba.

天气仍是极寒,匠头李茂森先期挑选几个工匠,去寇家沟选取采矿与炼铁作坊之地。

要节省成本,相关的作坊,当然要选取在矿山附近,好在这里地点荒凉,平日小猫都难得见到几只,安全上没有问题。寇家沟旁边又有水源,设立炼铁作坊也不是问题。每日勘测后,李茂森等人便到几里外的岔道屯堡去歇息住宿。

在这个同时,林道符也是到了辉耀堡,与管队官常正威,贴队官钟大用商议辉耀堡各屯堡丁口充为矿工之事。

常正威二人听说王斗己经免去了他们诸屯堡的屯粮征收,而且他们一队兵丁护卫矿山安全,还有足额的粮饷可拿,自然是非常欢喜,满口答应舜乡堡向他们下达征集人丁之事。钟大用为了讨王斗与林道符的欢心,更是积极,每日就是随林道符奔波。

辉耀堡及几个屯堡军户听闻到寇家沟去干活,每日都可以吃饱,干得好还有月粮,伤亡也有抚恤,人人都是踊跃。

辉耀堡连辖下四个屯堡,他们五个堡牛车与骡车找不出二十辆,独轮车倒是找出了一百多辆,以后所有的煤铁矿石,都要靠这些简单的工具运输。

一直到正月十六日,诸屯堡军户都是前往寇家沟当地,建立作坊窝棚等建筑。

林道符也是每日亲自前往巡视,忙上忙下,人都瘦了一大圈。

李茂森等人己是定下了采矿与治铁作坊地点,这些时间,李茂森就是指挥各人兴建炼铁炒铁的铁炉之物,还要从舜乡堡各地采购与运去相关的设备。连同军户们每日的吃喝,王斗的钱粮是滚滚而去。

造几座铁炉估计没有半个月,一个月造不好,在这个期间,林道符还带着令吏冯大昌等人,到武家沟去跑了一趟,听闻舜乡堡一口气要采购焦炭六千斤,以后每月还要更多,当地的几个矿主都是吸了口冷气,这可是大主顾!

他们殷勤招待了林道符等人,在价格上也给于了优惠,每吨焦炭定在了银钱十五两,此外他们还答应运用自己的人手,定期将这些焦炭运到舜乡堡。当然,从舜乡堡到寇家沟的运输,便要王斗自己想办法了。

二月初,听闻寇家沟己有铁炉造好,王斗便领着舜乡堡一行人,前往了寇家沟当地视察。

此时仍是天寒地冻,寒风刺骨,从舜乡堡到岔道屯堡的道路都是古老官道,年久失修,到处是坑坑洼洼。从岔道屯堡往西拐入寇家沟后,这山路更是难走,全是黄土小路,忽上忽下的,这样的地方,要运煤运铁的,难度可想而知。

那寇家沟的地形是东南为山地,西北为丘陵平地,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经过。

一行人到达寇家沟后,这里己是一片热闹的景象,小小的寇家沟,到处是穿着破旧棉袄与皮袄的男子与妇女,男子兴建铁炉作坊,女子则是用独轮车推着煤石等物,个个都是忙碌无比,一些辉耀堡的军士们,则是拿着刀枪在附近戒备监督。

在那些铁炉作坊的附近,是一大片用石头树枝茅草搭成的地窝子,随便推开一个房屋,里面放着都是杂乱的瓦盆家居等物,非常的简陋,这就是矿工们休息住宿的地方。

王斗叹了口气,条件是艰苦,王斗也没办法,只能尽量让这些矿工及家属们吃饱了。

听闻王斗前来,林道符与李茂森匆匆忙忙而来,这些天林道符忙里忙外,人都黑瘦了一圈。还有李茂森,也是发髻纷乱,脸上手上黑黑的一片,脸上也是被寒风拉开了一道道口子。

王斗叹道:“林大人,你辛苦了!”

林道符的精神很好,他兴奋地道:“幸好矿山之事己是进入正轨,下官幸不辱命!”

二人带王斗到处参观,每到一处,王斗都是不住点头。

到了山脚下,李茂森指着其中一个高高的铁炉向王斗介绍,那铁炉先用木头匡围,然后用盐和泥砌成,一炉约可以送入铁矿石二千余斤,用煤炭便可冶炼。鼓风时需要用六个人拽拉炉扇风箱,等矿石化成铁后,便可以从炉腰孔内流出。

依李茂森的介绍,铁分生、熟两种,出炉未炒为生,炒后为熟。生熟相和,炼成便是钢铁。

他这种方法又称为杂炼生鍒法,《天工开物》里曾有介绍这种炼法,铁炉中生铁与熟铁混合在一起,火力到时,生铁熔化,包裹和渗入熟铁,生铁多余的炭素被缺少炭素的熟铁所吸收,排挤出一些熟铁所含的熔渣,生熟铁都成为钢铁。取出加锻,再炼再锻,反复数次,就成质量较纯的钢铁。

这种炼法,费功较少,产量较多,在近代炼钢法应用以前,是一种进步的技术。

王斗对炼铁不是很在行,听李茂森说得头头是道,他是专家,就由他作主了。

现在的寇家沟铁厂,虽是简略,但也算是开矿、冶炼到运输,形成一条龙的完整产业。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王斗身旁的韩朝,韩仲等人都是兴奋,他们以后的盔甲兵器,就指望从这里出了。

依林道符的介绍,购买煤炭及建造铁炉,费了不少钱,还有从保安州各地请了一些开矿与冶铁的技师,也花了不少钱。

那些炒铁工匠,有炉工、铸工、钳工、锤工等约二十余人,都是从保安州城聘请的,每月月银就要一两五钱,还有本色米五斗,算是高级技术人员了。余者一些矿工们,都是辉耀堡本地的军户充数,没什么技术含量,每天给他们吃饱,干得好再给些微薄工钱便可。

王斗沉思良久,说道:“林大人,辉耀堡这些矿工,都是我们舜乡堡治下的军户,无论如何,要让他们吃饱!特别是那些运煤运铁的妇人,更是不易,要照料好。”

林道符道:“下官省得,依大人先前的吩咐,虽然没有白面馒头,但是粗粮只管吃饱,每三日还有一荤,每五日还给酒一杓,军户们都很满意,感念大人的恩德呢!”

李茂森也证明了林道符的话,他道:“先前那些辉耀堡的军户,每年勤奋耕种仍是食不果腹,现在人人都能吃饱,他们干劲都很足!”

王斗身旁的韩仲也是囔囔道:“每天能吃饱还要奢望什么?想当年我们在靖边墩,想找个卖苦力吃饱饭的地方都找不到,大人就是太心善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抖音中文网】《玄鉴仙族》《北美新神》《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我在大夏窃神权》《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跳跳糖小说】《空间渔夫》【鸿蒙小说网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明末边军一小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OPPO小说只为原作者老白牛的小说《明末边军一小兵》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白牛并收藏《明末边军一小兵》最新章节。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178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九耳猫 连载 469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0万字

回到明朝做千户
回到明朝做千户

一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千户、一个被誉为财神爷的千户、一个运气最佳的千户、一个深受大明百姓喜爱的千户、一个为皇帝欠债万万两白银的千户、一个不论朋友敌人都望其长...

老白牛 其他 全本

续南明
续南明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曾自豪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此时大明国力如日中天。然时间到了崇祯末年,大厦将倾,帝国将亡,乱世来临的阴影,笼罩每个百姓心头。胡虏横行,流寇肆虐,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文明就要毁灭,前方看不到希望。自五胡乱华,蒙元入寇,中华又将步入黑暗无底之深渊。也就在这崇祯十四年秋,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来到大明,

老白牛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5-13 0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