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弘治 (第1/2页)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加书签

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靖难攻略》最新章节。

“铛…铛…铛……”

成化二十三年三月,伴随钟声作响,成化皇帝朱见深在经过五十四日的停灵后葬入天寿山乾陵。

七日后,四十三岁的皇太子朱佑樘于北京奉天门即位称帝,改元明年为弘治,是为弘治皇帝。

同日,十三岁的朱厚照被册封为皇太子。

即位后,朱佑樘没有修改什么政策,而是继续按照成化年间的政策进行。

然而,他的这一做法尽管解决了中原两京一十三布政司的臣民阶级矛盾,了矛盾却随之转移到了海外。

从成化年间就不断移民中原以外的百姓们挤占了西部、海外百姓的生存空间。

如果要做一个对比,那就是愈发内卷的一线城市淘汰了大量人口前往二线城市。

尽管这些人口在一线城市不算什么,可中原地区毕竟是教育最好的地区,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口,不管是学历还是学识,都要比偏远地区的百姓更有竞争力。

就业问题不会消失,只会以一种新的形式转移。

西部和海外的百姓在工作竞争上惨遭淘汰后,便开始了有田务农,无田流氓的日子。

波斯、山南、碛北、西海、东洲等地区的叛乱层出不穷,以朝廷为主导的大量官营工厂效率低下,债务频发。

在此关键时候,官营工厂重组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弘治二年四月,杨廷和、杨一清等人上疏建议重组官营工厂,降低官营工厂的工价。

二人的奏疏上疏后,立马引起了王守仁的上疏。

王守仁以为,当下虽然艰难,但远远还没到需要重组官营工厂的程度。

他认为官营收益低下,主要是因为许多官员尸位素餐,无所事事所导致的,应该对官营工厂展开京察,而非重组官营工厂。

他的建议让朱佑樘摇摆不定,而武勋们也极力反对重组官营工厂,原因十分简单。

官营工厂,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南。

如果官营工厂重组,那必然会导致北方和西南大量工人失业。

当然,这个借口冠冕堂皇,实际上却是武勋及其亲眷占据了大量的位置,一旦重组官营工厂,必然会裁汰大量属于他们的人。

他们不支持王守仁的改革工厂,更不支持杨廷和、杨一清的重组官营工厂,而是希望维持现状。

然而,武勋们的意见并不重要,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大明朝上一次对外作战已经是二十几年前。

成化年间的大明朝直属疆域虽然扩大,但主要得益于朱见深的外交手段,而非属于旧勋贵们的开疆拓土。

二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与宪宗征战西洲的大量勋贵要么老去,要么去世。

没有新鲜勋贵血液注入,加之没有足够的军功来担任要职,掌握话语权,哪怕是昔年有着从龙之功的越国公、辽国公、沈国公等大量渤海派勋贵都只有虚名和财富,没有真正的权力。

他们的话语无足轻重,真正能决定政策走向的,只有王守仁代表的维稳派和杨廷和、杨一清等人的改革派。

实际上,官营工厂重组是必然的,这期间造成的损失也是能承受的,但事情怪就怪在了朱佑樘没有及时的选王守仁及杨廷和二人各自代表的一条道路,而是摇摆不定的拖了三年。

弘治六年,大量官营工厂因为效率和收益低下而积攒了大量坏账。

此时大明朝财政收入为一亿七千余万两,而大量官营工厂的坏账和债务则是高达二亿六千四百余万两。

这看似并不多,可大明朝每年的积存仅有二千万贯。

也就是在维持基本行政运转的情况下,大明朝起码要花费十三年才能解决这一大堆坏账。

七月,给事中严嵩上疏建议,他认为如今大明朝的教育开支连年增加,如今更是达到了财政支出25%的程度。

可是历年来,朝廷只是象征性的征收少量学费,这并不符合当下的国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靖难攻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OPPO小说只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说《靖难攻略》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靖难攻略》最新章节。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红色十月 全本 434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月关 连载 19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连载 3272万字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

1620年,这一年大明更换了三个皇帝,铁头娃努尔哈赤还在和熊廷弼死磕沈阳。东亚战场最精锐的白杆兵和戚家军才刚刚出发北上,局势尚好。卢象升埋头苦读,孙传庭还是小小知县。大小曹寂寂无名,东林党尚未变质。只是内朝党争再启,外朝西南土司将叛。父亲朱常洛初登大宝,兄长朱由校无心帝位。一声哀嚎,天子驾崩,妇人歹毒。要改天下命运,当从移宫案起……皇太极:“我大清远胜大明!”朱由检:“说完了?来人,放炮!”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大中四年,牛李党争彻底落幕,大中之治势头凶猛。河陇之地,异族争雄,成王败寇。齐鲁的王仙芝还在倒卖私盐,黄巢还在证明考进长安轻而易举。这一年,在那众人所遗忘的西陲之地,一支兵马抓住机会,异军突起。脱胡服,换汉冠,沙洲军民高呼大唐万岁。有人意气风发,挥师向东,眼底充斥希望。也有人心知未来,谋求自立自强。刘继隆:“非我不忠,乃唐不义”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我在水浒做奸商 狼太孤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农民将军 喜欢响蜜鴷的纳兰
[历史] 朕,乃万岁! 生哥是也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OPPO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17 03: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