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恍若穿越 (第1/2页)
明镜要高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OPPO小说oppo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高煦确立太子之情,天下瞩目,不但所有文武官员看着,连大明以前所有的宗室们都在看着。
因为当年朱高煦削藩时,曾经说过,以后他的儿子孙子们都是一样。
这些年,大明宗室们完全失去以前的荣耀,除了少数当过总督和家里有官员的,其他宗室都过着普通百姓生活。
当然,因为朱高煦给他们留了大量的田和钱财,所以宗室们日子还是比较好过。
可这是不能和以前比的,所以活着的宗室们,都一直眼着朱高煦,就想看他如何实现,儿子孙子们和他们一样的诺言。
太子确立之后,朱高煦的第二第三等旨意先后发出皇城,接着通告天下。
二子朱瞻圻,赐一千亩田,银币一百万。(相当于白银一百万两)
三子朱瞻城,赐一千亩田,银币一百万。
大明的田早被朱高煦分田到户,确权到个人了,所以朝廷也没有多余的田。
朝廷一些多余的田都是用来建工厂和学校等预留备用的。
所以两个儿子的田,是由他们自己选。
比如想选在京师有一千亩田,由皇宫朱高煦内承运库自己出钱,帮他们买一千亩,田税和普通百姓一模一样。
如果想选在大员一千亩,大员可以新耕,也可以直接买,反正都是朱高煦出钱,或找人帮他们搞定。
朱瞻城另两个成年的儿子,和大宋制度一样,居然没有封王,分别被赐了一千亩,和银币十万。
朱高煦的意思,这代表着分家了。
以后两个儿子,没事可以不用来京师,你们成年了,可以独自成长。
此时朱瞻城是大澳总督,朱瞻圻是大员总督,两人都是官居从一品,享受大明帝国相关待遇,自己终身都是大明高官。
但是两人的儿子,即朱高煦的孙子,可就不一定了,将来能不能当官都得看情况。
极可能将来,就是普通有钱人。
这消息传出去相当震憾。
朱高煦二子三子未能封王,以后也不能随意进京师,虽然身居高位是总督级的高官,但他们的儿子,即朱高煦的孙子,未必能当官。
当然,以两位总督的能力,孙子将来也可能重走仕途,但肯定干不到总督。
他们这两家的地位以后在大明逐年下降是肯定的。
朱高煦新的宗室制度相当残忍,也极为明确。
太子一立,其他儿子靠边站。
如果太子死了,还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太子死时,太孙成年了,则太孙接班,如果太孙太小,可以考虑二子或三子。
现在这种情况,就是朱允炆再接班,二子三子比朱棣还强十倍,都不能靖难成功。
两人虽然是总督,但想起兵造反是不可能的。
外面的文武大臣没几个认识他们的,调兵也要得到当地总兵同意。
而且按大明现在制度,两人总督也只能干五年就要换地方。
反正朱高煦的几道旨意发出后,天下立刻安静了。
很多宗室也不得不服气,简直心服口服。
朱高煦说到做到,除了太子外,其他儿子和他们一样。
朱棣以前的宗室们,至少现在还挂着王爵,朱高煦的儿子和宋朝一样,都不封王了。
每个儿子一千亩田,一百万银。
这是父亲对儿子最后的补偿。
对朱高煦来说,足够了。
老子把你们从小养到大,培养你们各种技能,让你官至总督,分家时,一千亩田,一百万两,仁至义尽了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赛博朋克:2075》《斗破之我为雷帝》【读趣阁】《斗破之我为雷帝》《伪装大佬那些年》《山海提灯》【梦琪小说】《阵问长生》《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OPPO小说只为原作者明镜要高悬的小说《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镜要高悬并收藏《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最新章节。